7.1.1 沥青类防腐蚀工程包括下列内容:
1 沥青稀胶泥铺贴的沥青卷材隔离层、涂覆的隔离层。
2 铺贴的沥青防水卷材隔离层。
3 沥青胶泥铺砌的块材面层。
4 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铺筑的整体面层或垫层。
5 碎石灌沥青垫层。
7.1.2 施工的环境温度,不宜低于 5℃;施工时的工作面,应保持清洁干燥。
7.1.3 沥青应按不同品种和标号分别堆放,不宜曝晒和沾染杂物。
7.2 原材料和制成品的质量要求
7.2.1 道路石油沥青、建筑石油沥青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《道路石油沥青》SH
0522-2000、《建筑石油沥青》GB/T 494—1998 以及表7.2.1 的规定。
表 7.2.1 道路、建筑石油沥青的质量
7.2.2 沥青玻璃布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,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以及
7.2.3 纤维状填料宜采用温石棉;温石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《温石棉》GB/T 8071—2001 的规定。
7.2.4 粉料的耐酸度不应小于 95%;其细度要求为0.15mm筛孔筛余量不应大于5%,
0.088mm 筛孔筛余量应为10%~30%;亲水系数不应大于1.1。
7.2.5 细骨料的耐酸度不应小于 95%,含泥量不应大于1%,其颗粒级配应符合表7.2.5的规定。
表 7.2.5 细骨料颗粒级配
7.2.9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抗压强度,20℃时不应小于3MPa,50℃时不应小于1 MPa。饱和吸水率(体积计)不应大于1.5%,浸酸安定性应合格。
7.3 沥青胶泥、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上的配制
7.3.1 沥青胶泥的施工配合比,应根据工程部位、使用温度和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。施工配合比可按本规范附录A 表A.0.7 选用。
7.3.2 沥青胶泥的配制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沥青应破成碎块,均匀加热至 160~180℃,不断搅拌、脱水,直至不再起泡沫,并除去杂物。
2 当建筑石油沥青升温至 200~230℃时,按施工配合比,将预热至120~140℃的
干燥粉料(或同时加入纤维状填料)逐步加入,并不断搅拌,直至均匀。当施工环境温
度低于5℃时,应取最高值。配好的沥青胶泥,可按附录A 表A.0.7 的要求取样做软化点试验。
3 配制好的沥青胶泥应一次用完,在未用完前,不得再加入沥青或填料。取用沥青胶泥时,应先搅匀,以防填料沉底。
7.3.3 沥青砂浆、沥青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粉料和骨料之间颗粒级配,应符合表 7.3.3的规定。
表 7.3.3粉料和骨料混合物的颗粒级配
2 采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,沥青用量占粉料和骨料混合物质量的百分率(%)为:
沥青砂浆 11~14
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8~10
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7~9
3 当采用平板振动器或热滚筒压实时,沥青标号宜采用 30 号;当采用辗压机压实
时,宜采用60 号。
7.3.4 沥青砂浆、沥青混凝土的配制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沥青的加热,应符合本规范第 7.3.2条第一款的规定。
2 按施工配合比量,将预热至 140℃左右的干燥粉料和骨料混合均匀,随即将加热
至200~230℃ 的沥青逐渐加入,不断翻拌至全部粉料和骨料被沥青覆盖为止。拌制温度
宜为180~210℃。
7.4 沥青玻璃布卷材隔离层的施工
7.4.1 基层的表面,应先均匀涂刷冷底子油两遍。涂刷冷底于油的表面,应保持清洁,
待干燥后,方可进行隔离层的施工。冷底子油的质量配比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第一遍,建筑石油沥青与汽油之比为30:70;第二遍,建筑石油沥青与汽油之比
为50:50。
2 建筑石油沥青与煤油或轻柴油之比为 40:60。
7.4.2 沥青稀胶泥的浇铺温度,不应低于190℃。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应采取措施
提高温度后方可施工。
7.4.3 卷材隔离层的铺贴,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卷材使用前,表面撒布物应清除干净,并保持干燥。
2 卷材铺贴顺序,应由低往高,先平面后立面,地面隔离层应延续铺至墙面的高度
为100~150mm;贮槽等构筑物的隔离层应延续铺至顶部。转角处应增加卷材一层。
3 卷材隔离层的施工应随浇随贴,必须满浇,每层沥青稀胶泥的厚度不应大于2mm,
卷材必须展平压实,接缝处应粘牢;卷材的搭接宽度,短边和长边均不应小于100mm;上
下两层卷材的搭接缝、同一层卷材的短边搭接缝均应错开。
4 隔离层上采用水玻璃类材料施工时,应在铺完的卷材上浇铺一层沥青胶泥,并随
即均匀稀撒预热的粒径为2.5~5mm 的耐酸粗砂粒;砂粒嵌入沥青胶泥的深度宜为1.5~
2.5mmm。
7.4.4 涂覆隔离层的层数,当设计无要求时,宜采用两层,其总厚度宜为2~3mm。当
隔离层上采用水玻璃类材料施工时,应随即均匀稀撒干净预热的粒径为1.2~2.5mm 的耐
酸砂粒。
7.5 高聚物改性沥青卷材隔离层的施工
7.5.1 铺贴卷材前,应先在基层上满涂一层底涂料,底涂料宜选用与卷材材性相容的高
聚物改性沥青粘结剂。底涂料干燥后,方可进行卷材铺贴。
7.5.2 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 0℃;热熔法施工环境温度不宜低于-10℃;最高施工环
境温度不宜大于35℃。不应在雨、雪和大风天气进行室外施工。
7.5.3 卷材铺贴顺序,应符合本规范第 7.4.3 条的有关规定。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,
上下层及相邻两幅卷材的搭接缝应错开,不得相互垂直铺贴,搭接宽度宜为100mm。
7.5.4 冷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粘结剂涂刷应均匀,不得漏涂。粘结剂涂刷和铺贴的间隔时间,应按产品说明书。
2 铺贴卷材时,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,并应辊压粘贴牢固。
第 40 页
@
3 铺贴卷材时,应平整顺直,搭接尺寸应准确,不得扭曲、皱褶。搭接接缝应满涂粘结剂。
4 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严,宽度不应小于 10mm。
7.5.5 自粘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铺贴卷材前,基层表面应均匀涂刷与卷材相配套的基层处理剂,干燥后应及时铺贴卷材。
2 铺贴卷材时,应将自粘胶底面隔离纸完全撕净,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,辊压粘结牢固。
3 铺贴的卷材应平整顺直,搭接尺寸应准确,不得扭曲、皱褶。搭接部位宜采用热风焊枪加热,加热后随即粘贴牢固,溢出的自粘胶随即刮平封口。
4 接缝处应用密封材料封严,宽度不应小于10mm。
7.5.6 热熔法铺贴卷材应符合下列规定:
1 火焰加热器的喷嘴与卷材的加热距离,以卷材表面熔融至光亮黑色为宜,加热应均匀,不得烧穿卷材。
2 卷材表面热熔后应立即滚铺卷材,并应排除卷材下面的空气,使之平展,不得出现皱褶,并应辊压粘结牢固。
3 在搭接缝部位应有热熔的改性沥青溢出,并应随即刮封接口。
4 铺贴卷材时应平整顺直,搭接尺寸应准确,不得扭曲。
7.6 沥青胶泥铺砌块材
7.6.1 基层表面若未设置隔离层,应按本规范第 7.4.1 条规定,预先涂刷冷底子油。
7.6.2 块材铺砌前宜进行预热;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必须预热,预热温度不应低于40℃。
7.6.3 沥青胶泥的浇铺温度不应低于 180℃ 。当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应采取措施提高
温度后方可施工。
7.6.4 块材结合层的厚度和灰缝的宽度,应符合表 7.6.4 的规定。
表 7.6.4块材结合层厚度和灰缝宽度(mm)
7.6.5 平面块材的铺砌,可采用挤缝法或灌缝法。
1 挤缝法:应随浇沥青胶泥,随铺砌块材。沥青胶泥的浇铺厚度,应按结合层要求增厚2~3mm;铺砌时,灰缝应挤严灌满,表面平整.
2 灌缝法:沥青胶泥应浇铺刮平,块材应粘结牢固,不得浮铺。灌缝前,灰缝处宜预热。
7.6.6 立面块材的铺砌,可采用刮浆铺砌法或分段浇灌法。
1 刮浆铺砌法:应随刮随铺,趁热挤实压平。
2 分段浇灌法(图 7.6.6):结合层应饱满,表面应平整。
7.7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
7.7.1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,应采用平板振动器或辗压机和热滚筒压实。墙脚等处应采用热烙铁拍实。
7.7.2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摊铺前,应在已涂有沥青冷底子油的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基层上,先涂一层沥青稀胶泥,沥青与粉料的质量配比应为100:30。
7.7.3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上摊铺后,应随即刮平进行压实。每层的压实厚度,沥青砂浆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不宜超过30mm;中粒式沥青混凝土不应超过60mm。虚铺的厚度应经试压确定,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,宜为压实厚度的1.3 倍。
7.7.4 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用平板振动器振实时,开始压实温度应为 150~160℃,
压实完毕的温度不应低于110℃ 。当施工环境温度低于5℃时,开始压实温度应取最高值。
7.7.5 垂直的施工缝应留成斜搓,用热烙铁拍实。继续施工时,应将斜搓清理干净,并预热。预热后,涂一层热沥青,然后连续摊铺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。接缝处应用热烙铁仔细拍实,并拍平至不露痕迹。当分层铺砌时,上下层的垂直施工缝应相互错开;水平的施工缝应涂一层热沥青。
7.7.6 立面涂抹沥青砂浆应分层进行,最后一层抹完后,应用烙铁烫平。当采用沥青砂浆预制块铺砌时,应按本规范第7.6.6 条的规定施工。
7.7.7 铺压完的沥青砂浆和沥青混凝土,应与基层结合牢固。其面层应密实、平整,并不得用沥青做表面处理,不得有裂纹、起鼓和脱层等现象。当有上述缺陷时,应先将缺陷处挖除,清理干净,预热后,涂上一层热沥青,然后用沥青砂浆或沥青混凝土进行填铺、压实。
地面面层的平整度,应采用 2m 直尺检查,其允许空隙不应大于6mm。其坡度应符合本规范第3.1.4 条的规定。
7.8 碎石灌沥青
7.8.1 碎石灌沥青的垫层,不得在有明水或冻结的基土上进行施工。
7.8.2 沥青软化点应低于 90℃ ;石料应干燥,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。
7.8.3 碎石灌沥青的垫层施工时,应先在基土上铺一层粒径为 30~60mm 的碎石,夯实后,再铺一层粒径为10~30mm 的碎石,找平、拍实,随后浇灌热沥青。